第二百一十七章 你来看看本王的背_妾身由己不由天
笔趣阁 > 妾身由己不由天 > 第二百一十七章 你来看看本王的背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二百一十七章 你来看看本王的背

  吾读妾身由己不由天!

  詹世城赶到大理寺监牢的时候,鸡已经鸣过了四遍。

  当值的官员还没来,只有狱卒打着呵欠开了门,满脸没睡醒的困意。

  见在外叫门的,是个衣着朴素的高大汉子,头发还有些许蓬乱,便没放在心上。

  “这一大早的,叫什么叫?来探监的等余大人来了再说。”

  狱卒一面说着,打着呵欠的口中发出臭气。

  大理寺监牢可不是一般的监牢,没有上头大人们发话,谁敢随便放人进去?

  詹世城闻着那隔夜的口臭,不禁拧了眉头。

  忽然想到,他自己好像也没刷牙……

  再想着无论如何要见南青青一面,又忍耐下来。

  他伸手在身上摸了摸,摸出一块京兆尹府的腰牌来。

  “本官是京兆尹詹世城,劳烦差役行个方便,让我进去探访一个故人。”

  那狱卒仔细盯着腰牌看了一眼,目光狐疑地转向詹世城,一时分辨不出他说的是真是假。

  若说他是骗子吧,仔细看他的确生得仪表堂堂,高大英武。

  若说他没有骗人……

  哪有穿着打扮这么朴素的三品官?

  狱卒想了想,还是放缓了语气,朝他拱手行礼。

  “实在是对不住,我们大理寺监牢不同寻常地方。即便您真是京兆尹大人,恕小的不敢放您进去。”

  詹世城想到上次进来时,首肯的那人是大理寺少卿余杰,便道:“你们余大人呢?”

  狱卒一听这话有门,姿态越发恭敬了起来。

  “余大人一向不这么早来,这会子,他只怕才到官衙。”

  在官衙喝喝茶,处置处置公文,再到监牢来只怕还有好一会儿工夫。

  詹世城自己坐了这许多年的官,对这种官僚习气最是清楚不过,便也不为难那个狱卒。

  “既如此,本官亲自到大理寺官衙去见!”

  他袍角一拂,抬脚便朝外走去。

  身后的狱卒手搭凉棚,挡住清晨略嫌灼热的阳光,又打了个呵欠。

  詹世城到大理寺官衙,总算找到了余杰,他正懒洋洋地坐在太师椅上,慢悠悠地喝茶。

  一见着詹世城,他先是一愣,而后很快反应了过来。

  “哟,詹大人,您又来了啊!”

  余杰也不起身,只是抬手一指旁边,“您请坐。”

  詹世城道:“我不坐了,我就想进监牢探望南小姐,劳烦余大人给行个方便吧!”

  两人是平级的官员,大理寺隶属中央,故而余杰的位置算是比他稍高一些。

  他眉头一皱,“哎呀,那可不成!詹大人前几日才来探望过,现在又来,这可不合规矩啊!”

  詹世城知道此人油滑,不能视为寻常人对待。

  他大剌剌地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,凑近了余杰,低声说了些什么。

  余杰忽地眉飞色舞了起来。

  很快,他又苦着脸道:“唉,这京中谁不知道你詹大人深得圣宠?我有心想巴结,也不能误了自己的本职不是?”

  詹世城冷哼一声。

  他都违心地承诺余杰,将来有机会一定在皇上面前举荐他了,没想到余杰还是不肯答应。

  “你拦我是本职,那你怎么不拦沈侧妃?说到底你还不是巴结晋王殿下,欺负我这京兆尹的官小。真是趋炎附势,拜高踩低!”

  余杰被他一说,面上有些挂不住。

  他巴结晋王殿下不假,但是拦着詹世城,也绝非拜高踩低。

  像他这样的圣上面前的大红人,多少人巴结都来不及。

  余杰也不例外,可他首先要顾及的,是晋王府那边的意思。

  今日凌晨天还未亮,晋王府便派人到了他府上,请他到大理寺监牢。

  沈侧妃便带着一个黑纱遮面的少女,进了南青青的牢房。

  昨日是才来过的,怎么今儿又着急来了?

  过了一会儿沈风斓同那女子走了,余杰留了个心眼朝牢房中一看——

  南青青还在里头,穿着囚服安静地坐着。

  他算是松了一口气。

  要是沈侧妃胆大包天,用个别的女子把南青青换走,那他可就遭殃了。

  余杰当然不知道,进去前,那个黑纱遮面的女子就是南青青。

  被带出来的却是南子衿。

  他正要打个呵欠回去继续睡觉,南青青却叫住了他。

  “沈姐姐说,小女在这牢中有什么麻烦,都可以找大人说,是吗?”

  余杰呵呵一笑,“是是是,小姐有何吩咐?”

  看沈风斓一次次派人来,自己也多次亲自前来探监,就知道她对南青青有多看重。

  他自然不肯怠慢。

  南青青幽幽地看他一眼,目光中带着奇特的笑意。

  “烦请大人,别再让詹大人来了。”

  南青青特意交代,他若是把詹世城放进去,怎么跟在沈风斓面前说话?

  故而,余杰打死不肯放詹世城进去。

  “我说詹大人,你口口声声指责我巴结晋王,难道詹大人不是站在晋王这一边的吗?”

  詹世城一愣。

  他的确接了那份神秘人丢给他的账册,也搜集了证据当朝弹劾太子……

  无形中,似乎就把自己陷入晋王一党了。

  虽然他跟晋王私交颇好,虽然南青青的事沈风斓出手相助,让他对晋王府好感更加深了……

  他连忙摇头,“那怎么能一样?我是为了大周百姓着想,才弹劾太子和户部勾结侵吞国库银钱。”

  余杰才不信他这套,只道:“咱们也算是自己人了,何必遮掩呢?我老实告诉你一句罢,是南小姐自己不愿意见你,并非我有意阻拦。”

  詹世城瞪大了眼,目光炯炯地盯着他。

  “胡说,她怎么可能不想见我?她……”

  他忽然打住了话头,以免被余杰知道,南青青和南子衿互换的事。

  “怎么不可能?若不是南小姐自己的意思,我何必得罪大人呢?大家都是自己人,你说是不是?”

  詹世城半信半疑。

  看余杰的样子不像在说谎,可南青青为什么不想见自己?

  明明昨夜,她主动投怀送抱,温柔多情……

  结果一大早天还没亮,她就趁着自己熟睡偷偷离开了。

  女儿家的心思,还真是善变。

  他一时想不明白,只好道:“罢了,我去晋王府见沈侧妃,她必然知道。”

  原以为到晋王府就能解惑的詹世城,又吃了一个闭门羹。

  门房的下人看见他,都知道这是晋王殿下的朋友,笑脸相迎。

  “詹大人今日来得真早,殿下怕是还没起,大人请到前厅稍等。”

  待他一说是来找沈侧妃的,下人立刻变了脸色。

  “詹大人,我们娘娘吩咐了,今儿谁也不见。”

  “你去通传沈侧妃,就说我老詹是为了南小姐的事来的,她一定会见。”

  下人面露难色。

  “不瞒大人说,我们娘娘吩咐了,谁也不见——尤其是詹大人。”

  詹世城的脸,瞬间成了猪肝色。

  彼时天斓居中,慢悠悠起身的沈风斓,一揭开帐帘,正好看到轩辕玦。

  他睡在对面的榻上,正直起上身来揉了揉眼,白色的中衣领口敞了一大半。

  “殿下早。”

  沈风斓打了个招呼,看起来很有精神。

  晋王殿下却打了个呵欠。

  “本王最近是不是睡榻睡多了,背都睡直了,你来看看。”

  沈风斓正自顾自起身,听得他这一说,下意识目光投向他。

  只见轩辕玦背对着她,衣裳褪下去一大半。

  他脊背笔直,沟壑分明,背上的肌肤紧实而细滑。

  中间是一道凹下的线条,一路延伸,一直往下……

  沈风斓道:“殿下不必脱衣裳,我也看得出来。”

  哪里是睡直的,他的脊背本来就很直。

  一言不合就脱衣服,不就是想勾引她嘛?

  沈风斓极有定力地别开眼,假装不解其意。

  待要叫浣纱和浣葛进来,又犹豫了一下。

  “殿下快把衣裳穿好罢,我要叫人了。”

  “叫吧。”

  他一脸淡定,一点也没有要主动穿好衣裳的意思。

  沈风斓恨得牙痒,“殿下就没有一点做美人的觉悟吗?我可不希望我这屋子里,再出一个玉凤之流。”

  玉凤被撵出晋王府后怀恨在心,去告诉卫玉陵沈风斓的行踪,这才导致了京郊那一场险状环生的刺杀。

  事后长公主府的人将她保护了起来,沈风斓也懒得再去追究。

  她只是好奇,长公主知不知道这件事。

  轩辕玦挑眉一笑,“你这话说的,就像本王除了美色,一无是处似的。”

  丫鬟觊觎他,怪他咯?

  他不仅这副皮囊好,出身地位,学识才能,哪一点不好?

  偏沈风斓都看不见似的。

  嘴上这样说,到底还是乖乖地把衣裳穿上。

  隔间的浣纱和浣葛等人,这才进来伺候梳洗。

  浣纱一面给她梳头,一面禀道:“娘娘,方才詹大人果然来了。”

  沈风斓眸子一暗,心中暗叹了一口气。

  “他来得可真早。”

  与心爱之人一夜云雨,一早醒来却找不见人,换做谁都会着急忙慌。

  何况是詹世城和南青青,这般处境。

  她同情詹世城,又不得不尊重南青青的决定。

  浣纱道:“门房已经把他打发走了,说是詹大人走的时候,脸色难看得厉害。”

  “他是娶过一个妻子,但对青青,就像是情窦初开的少年郎。娶妻是娶妻,爱一个人是爱一个人,两者的意义完全不同。”

  沈风斓这样说着,没有注意到轩辕玦正在更衣,听了她这话目光一闪。

  若换做是从前,他一定会批驳沈风斓,说的什么歪理。

  但是现在……

  他觉得沈风斓的歪理,其实很有道理。

  如果他这一生,就是娶个寻常的高门贵女,生儿育女。

  夫妻之间举案齐眉,白头到老又如何?

  终究无趣。

  只有沈风斓能给他有趣的感觉,让他欢喜让他吃醋,让他强烈地想对她好。

  这就是,爱一个人吧?

  他盯着沈风斓垂着一头墨发的背影,三千青丝,如流泉倾泻。

  若是一把握在手心,想来会很柔软。

  他不禁一笑。

  沈风斓从铜镜之中,隐约看到他的神情。

  从晋王殿下面上看到这种痴汉笑,委实不容易。

  她忽生玩心,朝铜镜中深深看了一眼。

  那一眼多情妩媚,媚而不淫,妖而不艳。

  眼角轻轻一挑,仿佛就挑起了他的心。

  直到听见细细的吃笑声,他才反应过来,面色薄红。

  沈风斓根本就是故意的!

  这下好了,不仅浣纱浣葛她们在笑,连玉丹她们都忍俊不禁翘了嘴角……

  沈风斓连忙岔开了话题。

  晋王殿下不禁逗,要适可而止,否则就会恼羞成怒。

  她早就摸透其中的规律了。

  “不知大理寺可把太子一案的结果上报了?都这么些天了,也该出来了。”

  轩辕玦点头道:“那些东西,本王和老詹他们一查再查,早就清楚得不能再清楚了。此事要想结案很容易,只是有人在压着罢了。”

  沈风斓立刻道:“是卫皇后他们?”

  卫皇后是太子的生母,眼看着太子这回是难逃一劫,她总要垂死挣扎做些什么。

  总不能就看着太子这样一败涂地。

  这回,他却没有点头。

  “卫皇后?卫家在朝中已经无人了,若不是长公主,只怕连记得的人都没有了。我所担心的,是父皇。”

  以卫皇后的势力,太子一进监牢,底下的人也就差不多树倒猢狲散了。

  眼看太子罪证确凿,这个时候谁还敢替他们卖命?

  躲都来不及。

  真正能在此事之中,起决定作用的,是圣上。

  轩辕玦沉声道:“本王原是想进宫劝说父皇的,母妃却觉得不妥,把我拦住了。她说不仅是我,她也不会在父皇面前说起此事。”

  沈风斓轻轻一叹,“贵妃娘娘这是怕,圣上会疑心于你。”

  萧贵妃的想法没有错,晋王殿下的做法,其实也没有错。

  他在圣上面前承宠多年,在这种时候,总是能说得上话的。

  萧贵妃为他考虑,宁可事情不成,也不想他再度被圣上疑心,这也没有错。

  她叹息的是,萧贵妃盛宠多年,在圣上面前,依然如此小心翼翼。

  在寿宴之上,他们三人,是令人羡慕的“一家三口”。

  皇上似乎只把萧贵妃视为爱妻,只把晋王殿下视为爱子那般,惹人羡慕。

  谁会知道,那份令人羡慕的美好底下,有多少曲折。

  “父皇这些年来,越老迈,脾气就越发古怪。他好像不再信任任何人了,总觉得旁人都是别有用心,在谋夺皇位似的。”

  待他算是还好,待旁人就更加严苛了。

  要是他这个时候进宫去劝说,让圣上对太子重罚,说不定会适得其反。

  沈风斓一笑。

  “殿下说的旁人,是不是也包括,恒王殿下?”

  恒王是不受宠的皇子,偏偏他序齿大,仅次于太子。

  他有野心,也有经营,正因为如此,越发让圣上忌惮。

  轩辕玦也笑道:“是啊。本王不能进宫去劝父皇,但是恒王兄……”

  “他一定不会放过这个,整垮太子的好机会。”

  ——

  如晋王殿下所料,恒王的确进宫去找圣上说话了。

  他知道自己在诸位皇子之中,既平庸又不得圣上宠爱,故而是有备而去。

  御书房中,圣上盯了一眼自己这个不成器的儿子。

  “你有何事要奏?”

  恒王早就准备好了一套说辞,听圣上一问,便是滔滔不绝。

  “启禀父皇,关于太子勾结户部贪污国库银子的事,儿臣深感痛心。儿臣思来想去,有一件事若不报给父皇知道,儿臣于心难安啊!”

  说着便从宽大的衣袖中,取出一道折子。

  “儿臣要弹劾太子,于去岁年初,杖责东宫一个小太监致死。事情的原委都写在折中,还请父皇明鉴!”

  圣上的缓缓地开口,声音略显老态。

  “你拿过来朕看。”

  恒王心中一喜。

  圣上不让李照人来拿,反要他亲自送上前去。

  这显然是信任他、亲近他的意思啊!

  他连忙三步并作两步,走到圣上的御案旁,恭恭敬敬地双手递出折子。

  圣上亲手接过那折子,而后——

  他用力地在恒王脑袋上打了几下!

  “混账东西!去年的事情,你去年怎么不说?眼看太子失势了,你恨不得再来踩他一脚,所以把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也拿出来说,是不是?!”

  恒王被打得抱头鼠窜,连忙跪在地上。

  “儿臣并非有意要踩太子,实在是儿臣从前慑于太子的威权,不敢说啊!儿臣那日在大殿之上看到詹大人的风采,这才鼓起勇气效仿他……”

  话音未落,又遭圣上一顿打。

  那封折子都被打得变了形,圣上似乎才稍稍解气。

  “你拿什么脸来比詹世城?那是个愣头青,见着不公之事,义无反顾就要告,从来不管对方是有权还是没权。”

  “你呢?你也就只会拜高踩低,见朕要收拾太子,这才敢冒头,哼!”

  圣上说着,伸手朝案上一指。

  “你瞧瞧,这些人都跟你一样!见着太子落魄了,什么成年往事都拿出来说。一个个自诩为詹世城那样的忠正之士,以为朕老糊涂了?”

  “一群小人!”

  圣上衣袖一拂,案上高高摞起的奏折应声而倒,掉了满地。

  太子的罪名已经够多了,不说这些后来添上的,只一条贪污国库银两达三十万,就够吃一条大罪了。

  再加上在圣寿之日,公然酒醉淫辱良家女子……

  圣上眉头一簇,哀其不幸怒其不争。

  恒王吓得跪在地上满地爬,将那些奏折捡起来抱在怀中。

  圣上越发看他不舒服。

  “还不快离了我这里!”

  被这一喝,他怀里的奏折又掉回了地上,连滚带爬地退了下去。

  看起来高大健壮的一个男子,在圣上面前就像只老鼠一样,没有半点脾性。

  直到他走出了御书房,面上才好看了些。

  他是来煽风点火,想让圣上从重惩罚太子的。

  没想到煽风不成,反而给自己惹了一身火。

  只怕圣上看到那些关于太子的奏折,早就气得半死,正好他撞进来当了出气筒。

  他可真是倒霉啊!

  恒王越想越气,便顺着回廊往后宫去,找自己的母妃说说此事。

  冷不防见前头仪仗煊赫,他忙侧身到一旁避让。

  伴随这副华丽仪仗而来的,正是卫皇后。

  她一眼看见恒王侧身立于一旁,再看他走来的方向,便知是刚从御书房回来的。

  正要走过他身旁,忽然停了下来。

  “恒王?”

  恒王见她停下同自己说话,便强笑着行礼道:“见过皇后娘娘。”

  除了卫皇后亲生的太子以外,这些都没有将她视为嫡母那般,乖乖称一句母后。

  这一点,也是圣上默许的。

  她也不气恼,只是做出笑容道:“免礼。你这是才从御书房回来吧?”

  想到方才在御书房的事,恒王就觉得面上挂不住。

  他脸色难看道:“是,是啊。”

  “圣上此刻在做什么呢?”

  卫皇后状似漫不经心地一问,恒王却听出了门道。

  看她朝这个方向走来,想来也是要去御书房见圣上的,是想先朝自己打听打听罢?

  他眼珠一转,立刻有了主意。

  “父皇的案头上,堆着小山一样的折子,全是弹劾太子的。父皇越看越生气,正在御书房里大发雷霆,要治太子的罪呢!”

  恒王故意苦着脸,做出一副幸灾乐祸的神情。

  卫皇后果然脸色变了一变。

  见她思忖不语,恒王心中得意,便拱手告辞。

  看着恒王离开的背影,那副大摇大摆的模样,宫女霜冷无声地呸了一口。

  恒王嫉妒太子早已是人尽皆知之事,这回太子被关进大理寺监牢,自然是恒王最为高兴。

  她便悄声对卫皇后道:“娘娘,既然圣上正在气头上,咱们还是晚些时候再来罢?”

  赶着圣上的气头过去,不过劝了没用,反而要挨一顿骂。

  这过去一二年里,圣上对卫皇后的态度是越来越差了,动辄就破口大骂。

  卫皇后忽然从沉思中抬起了头来,冷声道:“不,就去御书房。”

  “恒王嫉恨太子,怎么会那么好心,让本宫知道圣上在气头上?他假装说圣上心情好,让本宫去触霉头,岂不让他快意?”

  霜冷一愣,觉得卫皇后说得甚是有理。

  卫皇后又接着道:“圣上现在一定对太子有心软的意思,所以恒王怕本宫在这时劝说圣上,起了作用。走,我们马上去御书房!”

  她忽然来了精神,当下快步往前赶。

  霜冷连忙跟上,后头的仪仗都凌乱了些许……

  果然,卫皇后赶到御书房之时,圣上见了她并无多少不豫的神色。

  反而是有些无奈,有些为难。

  她跟圣上毕竟是三十多年的夫妻,一个眼神便看出了,她的判断是对的。

  如果他真的在气头上,看到她这个太子的生母,一定是满眼怒火。

  卫皇后心中有了主意。

  她当即跪下,朝上首行了一个大礼,一个头磕在地上。

  那副模样又庄重,又虔诚。

  圣上果然有些不忍,“好端端的,行什么大礼?”

  卫皇后抬起头来,凄惶一笑。

  “圣上这句好端端的,臣妾不敢当。臣妾没有教好太子,让他贪利误国,是臣妾失职。”

  圣上不禁叹了一口气。

  太子的确是愚蠢又贪利,好色又不知进取。

  他有太多太多的毛病,每一条要深究下去,都配不上做一个太子。

  尤其是,配不上他那些样样都比他出众的兄弟。

  可唯有一点——

  太子,是他唯一的嫡子。

  是中宫皇后所出,也是他的长子。

  由他来坐这个太子之位,在理法之上,是最说得通的。

  轩辕城这样的身份坐太子的位置,照样惹来众人的不服。

  要是换成其他任何一个皇子,只会让皇室兄弟之间的手足相残,愈演愈烈……

  他不能让这种情况发生。

  想了想,圣上道:“你起来吧。城儿如今这个样子,朕也有责任。”

  从前卫大将军还在的时候,他就是太子,是无人敢有异议的太子。

  因为卫大将军的功勋,实在是太大了,大到可以匡扶江山,也可以威胁圣上的江山。

  所以卫皇后的嫡子坐太子之位,无人敢置喙。

  太子顺顺当当坐在那个位置太久,一直到卫大将军战死,他都丝毫没有意识到,还有多少皇子在虎视眈眈储君之位。

  尤其是,他的弟弟们年岁渐长,越来越强大。

  ------题外话------

  嗷呜,今天更新得有点迟了~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cn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cn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